国产在线国偷精品产拍_亚洲中文字幕无码永久在线_人妻少妇精品视频三区二区一区_亚洲人成色77777在线观看

歡迎來到陜西省機械研究院官網 !
聯系我們   |   收藏網站   |   設為首頁
網站首頁 關于我們 新聞中心 業務板塊 黨群工作 科技創新 產品展示 下載專區 信息公開
網站首頁 >> 新聞中心 >> 行業資訊 >> 詳細內容
“科技創新 驅動陜西”之二:科技研發 引領技術革命
發表時間:【2018/3/19】    瀏覽次數:【4507】次     字體大小:【放大】 【正常】 【縮小 分享到:

2018年3月16日《陜西日報》第9版

 

二〇一七年,陜西科技創新各項指標位居全國前列。為什么陜西的科技創新會有如此活力?陜西又以怎樣的方法推動產學研深度融合?


 

中科創星是國內首個專注于“硬科技”領域的國家科技企業孵化器。截至目前已經孵化一百九十多家企業。西安賽富樂斯半導體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注于新一代固態發光材料的研發、生產的企業。去年五月落戶,當年十一月就量產。圖為三月七日,技術人員正在檢測半極性氮化鎵襯底材料。本報記者 劉強攝


 

3月13日,在陜西延長石油(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研究院分析實驗中心,工作人員正在進行采樣分析。該中心已建成陜西省特低滲透油氣田勘探與開發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陜西省頁巖氣勘探開發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8個產學研平臺,先后推動39個省部級以上科研項目在延長石油落地,為企業發展提供了澎湃動力。本報記者 劉強攝

 

本報記者 董渺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支撐。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廣東代表團審議時指出,強起來要靠創新,創新要靠人才。 

人才是實現民族振興、贏得國際競爭主動的戰略資源。如何準確瞄準世界科技前沿,激發科研原創動力,提高科技成果轉化引領發展,陜西的高校、科研院所甚至企業都在進行探索。 

2017年,陜西科技創新各項指標位居全國前列,其中,計算機及辦公設備制造業增速均在60%以上,航空、航天器及設備制造業也以20%以上的增速高速發展。為什么陜西的科技創新會有如此活力?陜西又以怎樣的方法推動產學研深度融合?

 

產學研深度融合,加快科技成果轉化 

案例

西工大——通過產學研協同創新,推動項目快速成功 

2018年1月8日是西北工業大學理學院教授張秋禹終生難忘的日子。她研發的“吸附分離聚合物材料結構調控與產業化應用關鍵技術”,獲得了2017年度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這不僅為“產學研用”提供了又一成功范例,也再次擦亮西安“硬科技”這張名片。 

中國鎵資源儲量雖大,但由于提取分離技術落后,鎵產能不足,每年仍需大量進口。開采技術、工藝的落后,導致了較嚴重的環境污染。 

對此,張秋禹及其團隊從2005年起開展了產學研聯合攻關,使鎵產能提高約6倍。 

2007年,西工大和西安藍曉科技公司聯合成立陜西省功能高分子吸附分離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將此作為基礎研究平臺和工程轉化平臺,以西安藍曉科技公司為產業化平臺,共同研發新材料應用技術。2015年3月藍曉科技公司正式上市,成為行業唯一A股上市企業。

 

像這樣產學研深度融合,加快科技成果轉化的范例在西工大還有很多。這既得益于西工大科技成果轉化體制機制的日臻完善,也得益于科技成果轉化方式的不斷創新。 

經過多年的積累和探索,西工大結合自身特點,主動適應市場需求,逐步形成了自主轉化、校企協同、轉讓許可、折算股份等多種科技成果轉化模式。 

為提高研發團隊和社會資本對科技成果轉化的積極性,西工大將科技成果作價入股,吸引社會資本,探索出了一條依托教育、科研、人才優勢,融合社會資本、企業管理、生產運營、市場營銷,組建混合所有制公司,實現股權捆綁、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科技成果轉化新模式。依托該模式組建的鑫垚、鉑力特、三航動力、迪泰克等新型混合所有制高科技企業,在增材制造(3D打印)、陶瓷復合材料、高性能新材料、高端裝備制造等領域,已經成為地方經濟轉型升級的中堅力量和區域經濟發展的創新源頭。 

為鼓勵創新創業,西工大允許校內科技人員離崗創業,從事科技成果的轉化、學科型企業的創辦和發展。“在職稱評定、崗位評聘時對從事科技成果轉化人員的工作量和成果予以認定,并將成果轉化項數和金額作為晉升高級職稱的可選條件,充分激發科研人員的積極性和原始創新能力。”西工大資產經營管理有限公司黨總支書記楊志堅說。 

2017年,我省共有36項科技成果獲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全省技術合同交易額達到921.55億元,同比增長14.80%,比2012年增長175.24%,位居全國前列。

 

讓科技成果走下“書架”,走上“貨架” 

案例 

西安光機所——擁有專業儀器設備和試驗環境的專業化眾創空間,提供財務、人力資源、市場品牌等增值孵化服務 

幾年前,西安光機所的光學博士米磊陪女兒去醫院看病,扎針找不到血管的經歷,催生了他新的科研目標,并組建團隊,最終研發出了血管成像儀,使血管在光束下清晰可見。 

成果出來了,怎么能讓更多的人受益?米磊的職業生涯由此轉變——他從研發開始投身科技成果轉化。 

如今,他的身份是由西安光機所發起成立的孵化器——中科創星的首席科技官。從原來的一棟孵化樓,拓展到在西安、北京、新疆等地建立不同定位,擁有專業儀器設備和試驗環境的專業化眾創空間,可提供財務、人力資源、市場品牌等增值孵化服務,中科創星已為數百家科技企業提供了專業孵化支持,成為科技創業者們追逐的創業樂園。

 

在傳統的評價體系中,對科研院所的評判通常以學歷、論文、報獎論英雄。這導致一些科研院所只關注論文、專利及申報項目數量,輕轉化、輕產業,忽視了對國家經濟的貢獻。 

盡管許多科研院所已經開始重視科技成果轉化,但仍缺乏創新,遠離實際應用,科研與產業脫節現象較為嚴重。 

如何把科技轉化為現實生產力,是西安光機所這些年思考最多的問題之一。 

除了孵化器中科創星,西安光機所還創建光電子集成電路先導技術研究院專業化眾創空間,成立規模10億元的光電子集成電路基金,用來解決芯片初創企業的資金問題,實現高端芯片領域的“筑巢引鳳”和“固巢留鳳”。其中,西安賽富樂斯半導體科技有限公司,就是該空間引進并投資孵化的一家企業。 

該公司的半導體采用了美國耶魯大學研發的技術,生產出全球首套4英寸半極性氮化鎵材料,主要用于大功率LED、大功率綠光激光器等領域。同等價格,采用該材料的照明要比傳統照明亮5倍。 

“把公司落腳在西安,我們除了看中西安光機所的硬件和它對企業的孵化服務外,還有西安市政府對科技創新的大力支持。”該公司首席執行官助理曹澤亮說。 

80后的宋杰是該公司的技術總監,他來西安將技術產業化,除了能獲得2000萬元的項目投資,他的團隊還能獲得西安市獎勵的300萬元項目配套資金。加上購房補貼、配偶就業、子女上學等優惠政策,在這里他可以一門心思投入科研。 

“西安是一個熱情的地方,這里的工作生活令人愉快。我愛人目前在美國,將來她也會來西安工作生活。”公司副總裁崔周源是韓國人,他對西安的發展充滿信心。 

據了解,2017年全省新增高新技術企業380家,高新技術企業總數達2209家,新增瞪羚企業32家,瞪羚企業總數達66家。

 

創新引領轉型,“跟跑”轉向“并跑”“領跑” 

案例

延長石油集團——企業對科研的需求不僅帶來技術,也帶來了人才,為企業的創新發展積聚能量 

乙醇作為重要的化工原料,在工業生產中需要通過糧食發酵來得到,存在“與民爭糧”的問題。利用化石資源大規模生產乙醇,在世界范圍內一直都是技術空白。 

2010年,中科院大連化物所院士劉中民帶領的團隊開始研究此技術。同年,延長石油與中科院大連化物所簽訂了全面戰略合作協議。合作中,大連化物所負責基礎研究,延長石油負責中試研究和工程轉化及資金保障。雙方在技術研發、基地建設、人才培養等方面進行了長期合作。 

劉俊霞是大連化物所的博士,也是延長石油與化物所合作的相關項目研發團隊成員之一,從事芳烴氧化基礎研究。讓她沒想到的是,這個項目竟改寫了她的人生軌跡——技術研發后,她跟隨項目來到延長石油集團煉化公司工作,繼續進行項目的應用研究。眼看著自己參與研究的技術走出實驗室,走進生產線,這令她歡欣又鼓舞。

 

誰在創新方面占據優勢,誰就能在發展上掌握主動。對資源的依賴必須向創新驅動型和科技支撐型轉變,這也是延長石油轉型升級的必由之路。 

科技成果進入產業應用,需要的不光是成熟的技術,還要有會熟練操作、能及時處理技術問題的人才,像劉俊霞這樣的科研團隊成員自然是最佳之選。像劉俊霞這樣跟隨項目來延長石油工作的科研人員還有很多。 

企業對科研的需求不僅帶來技術,也帶來了人才,為企業的創新發展積聚能量。除了大連化物所,延長石油還與清華大學、復旦大學、中國科技大學、中國石油大學、西北大學、西安石油大學等高校建立科技聯合攻關和重點人才培養機制。 

據介紹,延長石油每年招聘碩士、博士及歸國留學生人才200多名。陜西省1號院士專家工作站也設在了延長石油,先后聘任院士專家20多人,圍繞產業升級及結構調整,已啟動一批重大科技項目合作。 

不斷完善科技人才激勵機制;探索建立知識、技術、管理等要素參與分配的制度和措施;充分激發科研熱情與活力……今年,延長石油還計劃投入40多億元用于科研,盡快取得一批科技創新成果,成為一個具有重大技術自主研發能力的創新型企業。
   

篤 言 創新驅動如何激發科研活力

 

董渺 

創新驅動,說到底就是用技術變革提高生產力,依靠科學技術的創新帶來的效益實現集約的增長方式。黨的十九大報告為新時期我國的科技創新驅動指明了方向:要瞄準世界科技前沿,強化基礎研究,實現前瞻性基礎研究、引領性原創成果重大突破。 

盡管一些單位已經重視科技成果轉化并進行了有益嘗試,但科研成果與市場需求不完全匹配等問題仍普遍存在。加強科技創新驅動,無論對實現陜西的追趕超越發展,還是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都具有重大、深遠的意義。 

加強創新驅動,要構建以能力和貢獻為導向的科研評價體系,完善利于科技成果轉化的職稱評定和考核評價制度,充分調動和激發科研人員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加強創新驅動,要搭建一個強大的產學研合作平臺,拉近科研單位與企業的距離,讓科技研究成果與社會現實需求充分對接,使供需匹配的科技成果迅速轉化,不匹配的技術成果作為儲備待轉化。同時,平臺也可為科研單位提供研究導向,可避免科研浪費,使科研成果更好服務經濟社會發展。 

創新驅動,就是人才驅動。人才短缺仍是我國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突出瓶頸。因此,加強創新驅動還要繼續加大高層次人才引進力度,大力推進創新教育,培養和造就大量具備創新素質、掌握先進技術的創新型高技能人才,培養一支富有創新精神、敢于承擔風險的創新創業人才隊伍。高校、科研院所、企業可以共同建造專業化眾創空間,為年輕有志的創業者提供實現夢想的舞臺,幫助他們的成果早日落地、走向市場,不斷提高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水準。

加強創新驅動,還要加大科技體制改革力度,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深度融合的技術創新體系,讓企業迅速掌握核心技術能力,以最快的速度實現技術創新的轉化應用,不斷增強競爭力,實現企業的高質量發展。

來源: 宣傳教育與科普處轉載


上一條信息:“科技創新 驅動陜西”之一:科技創新 激發原生動力
下一條信息:“科技創新 驅動陜西”之三:科技轉化 滿足發展需要
關于我們
本院簡介
組織機構
管理團隊
專家團隊
新聞中心
本院新聞
行業資訊
通知公告
下屬企業動態
黨群工作
黨建要聞
紀檢監察
群團建設
科技創新
技術研發
科技資源
行業平臺
科研成果
產品展示
粉末冶金制品
數控裝備
纖維檢測儀器
機電設備
下載專區
文件下載
表格下載
信息公開
企業基本信息
財務信息
招標采購信息
人事薪酬事項
相關政府網站
集團公司及所屬單位網站
科技業務相關網站
陜西省機械研究院 ? 2016-2021 版權所有   備案號:
地址:陜西省西咸新區灃西新城豐信路1438號    郵編:712000
電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