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國產機器人市場份額僅占約30%,且主要處于行業低端,高端機器人嚴重依賴進口。專家介紹,我國工業機器人和發達國家的差距主要在核心技術與關鍵零部件上。精密減速機、控制器、伺服系統以及高性能驅動器等關鍵零部件大部分依賴進口,成本占到整體生產成本的70%以上。采購核心零部件的成本就已高于國外同款機器人整體售價,這讓國內企業很難在國際競爭中勝出。
“機器人產業的上游是核心零部件,相當于‘大腦’,該領域國內基本依賴進口。中游是機器人本體,也就是機器人的‘身體’。下游是系統集成商,目前國內95%的企業集中在這一環節。”曲道奎說,國內大大小小數百家企業在低端市場上同質化擴張。我國機器人產業迫切需要全面突破關鍵零部件與核心技術,夯實產業基礎,實現持續健康發展。
眼下,信息技術尤其是互聯網、人工智能和制造業深度融合,機器人產業正步入“2.0時代”。曲道奎認為,目前正處在關鍵轉折點上。“機器人已經不僅應用在制造業,還進入了人類生活各個領域,各種各樣的機器人都全面走向了市場。傳統的機器人已經進入到低附加值時代,需要升級換代,新的機器人產品逐漸成熟”。
“人工智能和互聯網技術發展,將為機器人提供強大的‘后腦’,提高智能水平。”王天然介紹,隨著材料科學的發展,可以用人造肌肉等制成“軟體機器人”;與腦科學結合,可以使機器人的一些行為直接受控于人;與生命科學的結合,將產生類生命機器人。
專家表示,國內傳統工業機器人與國外差距較大,要實現追趕,可以加快智能化布局,將機器人與IT技術、大數據、網絡、人工智能等深度融合,在下一代機器人發展上占領先機。 |